版權所有:岱岳區(qū)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備案號:魯ICP備17001500號-1
地址:泰安市財源大街29號 郵編:271000 聯(lián)系電話:0538-8589800
1,、何為寨卡病毒,,?
寨卡病毒病,也稱寨卡熱(Zika fever),,是由寨卡病毒(Zika virus)引起并通過蚊媒傳播的病毒性疾病,。
2、寨卡病毒的傳播媒介是什么,?
伊蚊(是一種中小型黑色蚊種,,有銀白色斑紋)是主要傳播媒介。
3,、寨卡病毒如何傳播,?
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被感染的伊蚊類蚊媒叮咬傳播給人類。這些蚊媒一般在水桶,、碗,、花盆等積水中或附近產卵,在人類住所附近活動,,主要在白天叮咬人類,。當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被感染,后通過叮咬的方式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,。
母嬰傳播,、血液傳播和性傳播的途徑尚未得到完全證實,但從理論上講,,這些傳播途徑是可能的,。
4、哪些人容易感染,?
在非流行區(qū),,人群對寨卡病毒普遍易感。
5,、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有何癥狀,?
研究表明,該病潛伏期為3~12天,。臨床癥狀包括輕微發(fā)熱,、皮疹、關節(jié)痛,、肌肉痛,、頭痛、結膜炎,、眼后痛和嘔吐等,。臨床癥狀比較溫和,一般持續(xù)4~7天,為自限性疾病,,需要住院的重癥病例很少見,。在近期美洲多國寨卡病毒病發(fā)生之前,還未報道過因為感染寨卡病毒導致死亡的病例,。
6,、對寨卡病毒有何治療辦法?
該病主要采取對癥治療,,即緩解疼痛,、發(fā)熱和其他臨床癥狀。目前尚無疫苗,。
7,、有哪些國家報道存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?
據(jù)WHO報道,,美洲已有巴西,、智利(復活節(jié)島)、哥倫比亞,、薩爾瓦多,、危地馬拉、墨西哥,、巴拉圭,、蘇里南,、委內瑞拉及巴拿馬等10多個國家出現(xiàn)寨卡病毒本地感染病例,。近期,美國疾控中心自巴西4例小頭畸形病例中檢出寨卡病毒,,其中,,部分病例的腦組織也檢出寨卡病毒;4例病例的母親在妊娠期間均曾出現(xiàn)發(fā)熱和出疹,。2016年1月19日,,臺灣報告1例輸入性病例,男,,24歲,,來自泰國北部,從機場入境篩檢時被發(fā)現(xiàn),。
8,、如何預防寨卡病毒感染?
避免被伊蚊類蚊媒叮咬是預防寨卡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,。中美洲,、南美洲、加勒比海地區(qū)以及東南亞的柬埔寨、菲律賓,、印尼,、馬來西亞、柬埔寨,、泰國等是伊蚊類蚊媒分布較廣,。
建議去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國家和地區(qū)旅行的人員,要采取防蚊叮咬措施,;孕婦盡量不要到寨卡病毒病疫區(qū)旅行,。